給金納米顆粒打上小劑量的放射性標簽能夠在金納米顆粒攜帶著藥物到達癌細胞的“控制中心”時幫助研究人員追蹤這種珍貴的金屬。研究人員在2016年國家癌癥研究所癌癥年會上報告了這一進展。
來自CRUK/MRC牛津放射腫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能將一種特殊藥物直接送達癌細胞內(nèi)的更好方法方面進行努力,這種特殊藥物可以靶向抑制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可以染色體的端粒上形成一個具有保護作用的帽子結(jié)構(gòu)。
對于身體的大多數(shù)細胞來說,端粒像是一個內(nèi)建的計時器來確保細胞的存活時間不會超過預定期限。隨著細胞的分裂過程,端粒會逐漸變短,一旦到達一個關(guān)鍵長度,細胞就不會再進行分裂而會走向死亡。癌細胞能夠通過重新激活端粒酶繞過這種安全檢查機制,導致癌細胞可以繼續(xù)生長并且失去控制。
治療癌癥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如何將有效藥物送到癌細胞內(nèi),特別是送到細胞核內(nèi)。金納米顆粒已經(jīng)被證明非常適合被細胞吸收并安全地將藥物送達細胞內(nèi)不會被阻止。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金納米顆粒進行了工程改造,在上面添加了一個放射性標簽,這樣就可以追蹤藥物是否到達預定位置。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內(nèi)培養(yǎng)的人類皮膚癌細胞上進行了檢測,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關(guān)閉端粒酶活性,阻止癌細胞生長。
雖然放射性標簽的作用是對藥物進行精確追蹤,但是還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將放射性物質(zhì)帶到癌細胞內(nèi),幫助殺死癌細胞。端粒酶失活以后癌細胞對放射治療更加敏感,因此將放射性物質(zhì)帶入癌細胞會帶來更加有效的治療效果。
領導該研究的Kate Vallis教授這樣說道:“我們用微小的金納米顆粒裝載著靶向藥物來殺死癌細胞。我們的長遠目標是基于這種方法設計新的癌癥治療策略。”
金元素在醫(yī)學方面的應用已經(jīng)有許多年,這項研究進一步開發(fā)了金元素的價值。確保癌癥治療藥物能夠精確靶向癌細胞,同時避免對健康細胞造成傷害是許多癌癥研究的目標,該研究在這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生物谷Bioon.com)